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和田玉收藏的热衷不断提升,对和田玉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对和田玉的产出状况也越来越关注,所以和田玉子料倍受人们追捧,但随着子料资源日渐枯竭,与子料一母所生但出路不同的戈壁料渐渐进入收藏者的视线中,那和田玉的产状有哪些呢?什么又是戈壁料呢?笔者来详细介绍:
根据产出状况来分类,和田玉可以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矿:
一、原生矿也被称为山料,是指从原生矿床开采所得,一般呈块状、不规则状,并且棱角分明,无磨圆及皮壳。
上图为石英岩戈壁料
二、次生矿根据产出地的不同可分为子料、山流水和戈壁料。
1、子料是指从原生矿床自然剥离,经过风化搬运至河流中的和田玉,一般距离原生矿较远,形状多呈浑圆状、卵石状,而且磨圆度好,但块度大小悬殊,外表可有厚薄不一的皮壳。子料的皮壳分无色及有色,有色皮以红褐色居多,细分为秋梨皮、虎皮、枣皮等。
2、山流水是指从原生矿床自然剥离的在残坡积或冰川堆碛的和田玉,一般距原生矿较近,外形多呈次棱角状,磨圆度差,通常有薄的皮壳,且块度较大。
3、戈壁料是指原生矿山体破碎山料崩落后,经冰川、河流、风沙搬运到较远的地方沉积所形成的玉料,一般都出现在河流下游出口的冲积扇上甚至更远的戈壁滩上,后因河流改道或断流后被黄沙覆盖,经风沙、阳光、雨水长时间风化形成。
上图为玛瑙戈壁料
戈壁料的成因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戈壁料是在新疆地质形成之前,塔里木盆地还是海底的时候,原生矿崩落的山料由海水带到现在戈壁深处,这种玉石的海水移动说对于解释散落在远离河道的玉石也有一定的说服力。至今为止发现的戈壁料大多产自新疆且末县瓦石峡和若羌县一带的戈壁滩。
对于戈壁料的鉴别首先要鉴定玉料是否为和田玉,确定是和田玉之后再从形状特征、表面特征、内部特征及其它一些方面进行鉴别。